各相關單位:
為認真落實省委教育工委辦公室相關工作通知要求,進一步提高師生員工安全意識和識詐防詐能力,切實維護廣大師生人身財產安全,結合我校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我校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通知如下:
一、防范工作重點任務
(一)持續宣傳教育,擴大覆蓋范圍
一是開展識詐防騙知識普及工作,圍繞高發案件(非法“校園貸”、刷單返利、虛假網絡投資理財、冒充電商物流客服、虛假貸款、虛假征集、虛假購物服務、冒充領導和熟人、網絡游戲產品虛假交易、冒充公檢法詐騙),分析解剖典型案例、揭露詐騙伎倆、提煉防范要點,提高師生員工、家屬、離退休人員的防騙意識和識騙能力,引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二是開展涉詐違法犯罪警示活動,結合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等法律法規,重點圍繞非法買賣“兩卡”等幫助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簡稱“幫信罪”)行為,對師生員工、家屬、離退休人員開展典型案例警示宣傳,闡明危害后果,提高法治意識,避免充當犯罪分子幫兇。
(二)深入排查隱患,強化風險管控
一是常態化對在校學生開展涉電信詐騙風險隱患大排查,排查學生出租、出借、買賣個人手機卡、銀行卡等涉及電信網絡詐騙的線索以及參與非法“校園貸”情況,建立風險隱患臺賬,積極整改,消除隱患。二是對發現出租、出借、買賣手機卡或曾參與電信網絡詐騙的學生,要督促家長或學生主動到公安機關說明情況、提供線索,情節嚴重的要建立臺賬,依據校紀校規嚴肅處理,做好教育轉化;如發現有學生受到電信網絡詐騙或陷入非法“校園貸”,要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幫助學生緊急止付、及時挽損。三是落實報告制度,對有學生因參與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被公安機關采取刑事、行政處罰的,或被誘騙出境的、陷入非法“校園貸”的,各單位要按照有關涉校涉生重大事件報送要求,及時向黨委保衛部反饋。
(三)規范信息采集,嚴防信息泄露
一是在統計信息過程中,應按照有關法律規章,合法合規收集、保管及使用師生個人信息,嚴防因個人信息泄露導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二是積極發揮引導教育作用,教育廣大師生及學生家長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堅決拒絕他人租借自己的各類卡證,不允許他人以自己的名義開辦手機卡、銀行卡等,確保自身安全。三是堅持非必要不開卡、自愿開卡的原則,指導學生審慎開卡。
二、各單位工作職責
黨委保衛部負責定期匯總典型案例,發布警情通報,向師生員工、家屬、離退休人員等通報電信網絡詐騙的最新動態和典型案例,提高全校人員防范意識。同時加強與政法、公安等部門聯系配合,健全完善校警協作聯動機制,系統性提升抵御電信網絡詐騙能力。
學工部、研工部、國際處、各二級單位負責開展師生校園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教育,通過剖析高發案件類型,提醒師生不輕信非官方人員,不輕易在非官方APP、小程序上填寫個人信息。倡導師生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針對非法買賣“兩卡”等“幫信罪”開展涉詐違法犯罪警示活動,排查師生出租、出借、買賣個人手機卡、銀行卡等線索以及參與非法“校園貸”情況,建立風險隱患臺賬,積極防范風險。
離退休職工工作處負責離退休人員的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教育,結合離退休人員生活場景和心理特點,剖析高發案件類型(如冒充公檢法詐騙、虛假投資理財詐騙、虛假購物服務詐騙等),組織觀看反詐宣傳視頻,開展反詐學習和交流活動。建立離退休人員反詐信息反饋機制,及時了解和掌握離退休人員在反詐方面的需求和問題,做好引導和幫助,切實幫助離退休人員維護財產安全和個人信息安全。各二級單位要積極配合離退休處做好離退休人員的反詐防詐工作。
社區管理與服務處負責面向住戶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教育,普及識詐防騙知識,剖析高發案件類型,提高住戶的防騙識騙能力。通過物業管家、社區公告欄等定期推送發布反詐通知和案例警示。排查住戶出租、出借、買賣個人手機卡、銀行卡等涉及電信網絡詐騙的線索,建立風險隱患臺賬,積極消除隱患。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各相關單位要充分認識當前校園反詐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強化工作保障,細化工作措施,精心策劃、周密組織,把牢師生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首要關口。
(二)強化宣傳工作。請各相關單位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開展宣傳教育,根據需要可聯系黨委保衛部獲取相關學習資料。
(三)及時復盤總結。定期復盤本單位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提煉優秀經驗做法,查找填補漏洞,形成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體系。
請學工部、研工部、國際處、離退休職工工作處、社區管理與服務處將排查情況、經驗做法、優秀案例,于4月30日前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人:秦 天 85310100
黨委保衛部
2025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