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人:陳樹琪教授(南開大學)
報告時間:2021年4月2日(星期五)上午08:30-09:10
報告地點:物理學與信息技術學院六層學術報告廳(致知樓3623)
報告摘要:
人工微結構是研究極小空間尺度光場的產生及其與物質相互作用新物理與新應用的重要手段,它為實現光場任意多維調控提供了新的方式。我們利用人工微結構實現了對光在近場和遠場的任意裁剪,從而實現了對光的振幅、相位、偏振態和頻率等參量的有效調控。同時我們提出了少層人工微結構的概念,利用少層人工微結構的層間近場耦合、層間近場波導和層間F-P等效應,增強了光與人工微結構的相互作用,顯著的提高了人工微結構的效率,為人工微結構光學器件的進一步研究與應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報告人簡介:
陳樹琪,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和泰達應用物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入選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致力于人工微結構光場調控理論和實驗研究,在國際上提出了少層人工微結構概念,系統地開展了少層人工微結構光場調控理論、實驗和潛在應用研究。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Optica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10余篇;參編著作《Metamaterials - Devices and Advanced Applications》1部;受邀在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發表本領域綜述論文10余篇。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20余項。目前任《光學學報》《Scientific Reports》《物理》編委,中國激光青年編輯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超材料學會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