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網訊 4月2日下午,我校“長安大講堂”(第二講)在新勇學生活動中心學生劇場舉行。論壇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我校化學化工學院教授房喻作題為“創新驅動發展背景下的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報告。副校長董治寶主持報告會。

報告會上,房喻從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高度,介紹了國內外教育領域和科技領域的前沿發展動態,分享了多年來自己帶領科研團隊在CBRN傳感器和分子材料領域的探索實踐。他通過詳實的數據和具體的案例,闡明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對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戰,指出加強基礎研究和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對于應對國際科技競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都具有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
房喻談到,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能通過顛覆性創新實現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的大規模應用示范。教育工作要更加強調對學生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育,努力培養熱愛科學、志存高遠、敢為人先、心系家國的卓越創新人才。他表示,科學研究要以國家重大需求為牽引,以綜合性新型科研平臺建設為依托,開展“功在千秋、利在后代”的基礎性研究,持續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貢獻。房喻勉勵青年學子要傳承和發揚科學家精神,將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堅持真理、勇于創新,在科研之路上不斷探索前行,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報告現場座無虛席,參會師生反響熱烈。化學化工學院國家公費師范生彭旭陽談到:“聽了房喻院士的報告,我深受啟發。AI賦能教育,必將引起教學模式的改變、教師角色的轉型、教學管理方式的變革。作為未來教師,我們既要擁抱技術變革,又要堅守教育初心,做善用技術又有溫度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