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網訊 3月18日,由科學技術處、化學化工學院聯合主辦的首場人工智能賦能科技創新專題學術報告在新勇學生活動中心二層學生劇場舉辦。報告邀請廣州國家實驗室廖礦標研究員作題為“人工智能合成化學”的專題學術報告。科學技術處處長、化學化工學院院長薛東主持報告。理工科學院師生和科研管理人員、科學技術處工作人員100余人參加。
報告會上,廖礦標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當今時代的重要性,闡釋了人工智能在合成化學領域的重要應用前景,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輔助化學合成的探索與挑戰,展示了高通量化學智慧工作站、自動合成實驗室、高通量數據建庫等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以及自研AI化學工具。他指出,實現高通量的數據建庫與AI建模和實驗室自動化是解決當前挑戰的必由之路,在當前通用大語言模型專業性不足的背景下,構建合成化學垂直領域大語言模型平臺對于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務于化學合成具有關鍵作用。與會師生就“AI化學時代的工作模式”“實驗室自動化建設過程中的難點”等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交流。
本次報告是學校人工智能賦能科技創新系列學術報告會的首場報告,旨在促進我校人工智能賦能科技創新、推動我校相關學科的發展和學術交流。